冬至的定义
12月21号,是冬至,又称日南至、冬节、亚岁等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。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,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,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讲法。
冬至的传统习俗
1、吃饺子: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,每年冬至日,有吃饺子的习俗。民间还流传着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谚;
2、酿米酒:传统的姑苏人家,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,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,加入桂花酿造;
3、吃汤圆: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,在江南尤为盛行。“汤圆”是冬至必备的食品,“圆”意味着“团圆”“圆满”,冬至吃汤圆又叫“冬至圆”;
4、吃馄饨:俗话说: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,冬至吃馄饨的习俗源远流长。
冬至农事活动
立冬时节正是南方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,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,做好晚稻的收、晒、晾,保证入库质量。立冬后,北方农林作物全面进入越冬期,江淮地区的“三秋”(秋收、秋管、秋种)也接近尾声。
立冬三候
“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冻;三候雉入大水为蜃。”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;土地也开始冻结;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,蜃为大蛤。立冬后,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,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。所以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。
安全说
同学们,冬至节气,时至岁末,天寒地冷,却温暖可期,我们以各种方式庆祝它的到来,不过在欢迎冬至到来的同时,我们也要做好防护工作,避免感冒生病,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期末考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