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电话诈骗
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,“电诈”骗子花样百出。他们以涉疫为名,编出各种理由实施诈骗,令人防不胜防。然而,只要明了他们的套路,我们就可以“稳如磐石”,保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。
“涉疫排查”类诈骗。
骗子伪装成“疫情防控中心”或“卫健委”工作人员,谎称要进行线上排查疫情,要求受害人提供身份证号码、绑定了支付宝或微信的银行卡号,以及密码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,再通过一定手段,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资金。
防骗提醒:
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绝对不会收集市民的银行卡号、网银账户,支付密码和验证码等敏感信息,如果有人向你索要这些信息,他们一定是骗子。
“虚假密接”类诈骗。
骗子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,以受害人是“密切接触者”,向受害人发送所谓的“自查程序”链接,要求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和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,从而达到盗取受害人财产的目的。
防骗提醒:
不明链接不要点!
“流调异常”类诈骗。
骗子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,谎称受害人的行程和近期接触的人群有异常,必须接受调查,否则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。随后,骗子会将电话转接至所谓的“公安局”,一番诱导之后,要求受害人按照提示进入网站填写身份证号码、银行卡号码,乃至密码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说是要清查资金才能洗清嫌疑,如果受害人配合,就被骗了。
防骗提醒:
公安机关绝对不会在线上办案,更不会在网上要求涉案人员提供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隐私信息。如果遇到此类情况,对方一定是骗子。
防骗提醒:
不明“群”十有八九是骗子组建的,千万不要试着“刷单”或“赌博”。总之,骗子的花样很多,手法变幻莫测,但万变不离其宗,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受害人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卡号、网银账户、密码和验证码。如果在网上碰到这些情况,请务必相信,你肯定碰到骗子了,赶紧撤!去报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