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学期如约而至,来自天南海北的大学生们陆续返校,校园里再次充满青春气息。但初入校园的新生、返校的老生们,在享受校园生活的同时,也别忘了给安全意识“充充电”。从宿舍用电到网络诈骗,从出行防护到心理健康,这份超全安全指南请收好,让平安成为新学期的“主旋律”!
一、宿舍安全:守住“小窝”防线,隐患及时清零
宿舍是大学生在校的“第二个家”,但一些习以为常的小习惯,可能藏着大风险。
用电安全是底线:严禁使用“热得快”、电火锅、电暖器等大功率电器,避免电路过载引发火灾;离开宿舍前务必拔掉充电器、台灯等电源,养成“人走电断”的习惯;发现电线老化、插座松动及时报修,不私拉乱接电线。
财物保管要上心:离开宿舍随手锁门,不给陌生人可乘之机;笔记本电脑、手机等贵重物品随身携带或锁好,不随意放在桌面;校园卡丢失后第一时间挂失,避免被他人盗用消费。
卫生安全别忽视:定期打扫宿舍卫生,及时清理垃圾,防止滋生细菌;梅雨季节注意防潮,衣物、被褥勤晾晒;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(如酒精、打火机),不在宿舍使用明火。
二、网络安全:擦亮双眼,别让“陷阱”找上门
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高频群体,各类网络诈骗也瞄准了校园,务必提高警惕。
警惕“虚假信息”诈骗:收到“中奖通知”“兼职高薪”“校园贷低息”等信息时,多留个心眼,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;兼职选择正规平台,不相信“先交押金”“高佣金刷单”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。
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:不随意向他人透露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;快递单、车票等含个人信息的单据,撕碎后再丢弃;社交平台不随意公开住址、行程等隐私内容。
理性对待“校园贷”:树立正确消费观,不盲目攀比、超前消费;如需借款,通过学校资助渠道或正规金融机构,坚决远离利息高、催收手段恶劣的“套路贷”“裸贷”。
三、出行安全:校内外出行,细节决定平安
无论是在校内活动,还是外出游玩,出行安全都不能松懈。
校内出行守秩序:校园内骑行自行车、电动车时,减速慢行,不逆行、不载人,礼让行人;上下课高峰期避免在楼道、楼梯间追逐打闹,防止拥挤踩踏。
校外出行重规划:外出游玩提前告知室友或家人行程,不独自前往偏僻地点;乘坐正规交通工具,不坐黑车、无牌车,网约车时分享行程给亲友,核对车辆信息后再上车。
交通安全记心间: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,不闯红灯、不横穿马路;酒后不开车、不骑车,也不乘坐酒驾司机的车辆;节假日返程购票通过官方渠道,不买黄牛票、假票。
小安说
新学期,新起点,安全是一切精彩的前提。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把安全意识刻在心里、落在行动上,让平安伴随整个校园时光,不负青春,不负韶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