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服务

人文安全赞起来|防震减灾入墨 勾勒青春静好的安全底色

防震减灾入墨   勾勒青春静好的安全底色

地震来临,我们该如何避险?日常中又有哪些防震减灾要点被忽略?青春路上,安全不能缺位。“防震减灾入墨 勾勒青春静好的安全底色”,聚焦防震减灾知识,带你解锁守护青春安全的密码,千万别错过!

秘书处 吴肖旭

防震减灾,关乎你我,意义重大。首先,它能提高公众安全意识。通过相关教育,大家面对地震不再恐慌,知道如何正确应对,减少伤亡。比如学校经常组织的地震演练,能让学生掌握逃生技能。其次,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。强化建筑抗震标准,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,城市发展才有稳固根基。再者,保护文化遗产。采取措施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,守护人类文明瑰宝。最后,强化国际合作。全球共享地震监测和减灾经验,携手提升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。

宣传部 谢雨润

在校园里,我们可以通过一次次的防震演练,熟悉应急避险的正确姿势。当地震警报响起,迅速躲在坚固的课桌下,用书包护住头部,这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步;震后,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,有序撤离到空旷地带,不推搡、不拥挤,这是为生命争取生机。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,背后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守护。

策划部 韩婷

当地震来袭,正确避险是关键。室内避险,要迅速躲到桌子、床铺等坚固家具旁,用物品护住头颈,避免被掉落物砸伤;室外避险,需远离高楼大厦、电线杆,跑到空旷地带;在商场、影院等公共场所,听从指挥,有序疏散,防止拥挤踩踏;若在车内,尽快停车,留在车内等待震动结束。

科技部 丁思羽

防震减灾知识是守护生命的“安全指南”。我们需要系统学习地震的科学原理,了解不同震级、震源深度对建筑物和人体的影响。比如,学习“黄金12秒预警法则”——在地震波到达前的短暂时间里,迅速选择躲避或撤离。同时,要掌握不同场景下的避险技巧:在教室中,应躲在课桌下,用书包护住头部等危险物。

法宣部 曹家华

防震减灾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它需要我们将知识融入生活的每一处细节。当我们身处教室,要熟悉紧急疏散通道,知晓 “伏地、遮挡、手抓牢” 的避险原则;回到家中,主动排查家中隐患,将重物移离床、沙发等休息区域;闲暇时,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防震演练,在一次次模拟中培养临危不乱的能力。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,实则是为生命筑起的坚实防线。

文艺部 孙永枋

地震发生前,大自然会给我们一些预警信号。比如动物的异常行为:牛马骡羊不进圈,猪不吃食狗乱咬,鸭不下水岸上闹,鸡飞上树高声叫,冰天雪地蛇出洞,老鼠痴呆搬家逃,兔子竖耳蹦又撞,鱼儿惊慌水面跳,蜜蜂群迁闹哄哄,鸽子惊飞不回巢。这些现象虽然不能完全确定地震的发生,但一旦发现,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,及时报告。地震发生时,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镇静的态度。只有镇静,才能冷静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。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,之后才左右摇摆;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,而以左右摇摆为主,而且声脆,震动小。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。

校园安全巡查部 李圣瑶

校园防震避险技巧。教室内,迅速躲在课桌下,用双手护住头部,颈部,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。尽量将身体蜷缩起来,降低身体重心,保护好重要部位。远离危险物品如窗户,吊灯,电扇等可能掉落或破碎的物品。操场或室外,远离建筑物,尽快跑到空旷的地方,如操场中央。被困时,保持体力,发出求救信号,要保持冷静,有条件时尽可能挪开杂物,保持呼吸畅通。若已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,不要轻易移动物体或身体。可以用石块,金属物品等敲击管道,墙壁等,发出求救信号。



上一篇:人文安全赞起来|防灾知识亮青春,减灾活动铸同心 人文安全赞起来|防震减灾入墨 勾勒青春静好的安全底色

下一篇:人文安全绘福祉|融合福祉理念,凝聚集体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