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,是学校工作的底线,是师生幸福生活的基石,更是我们学习、成长的前提和保障,为树立同学们安全防范意识,我校保卫处大学生安全管理委员会在6月10日举办了“人文安全赞起来”宣讲活动。学生干部们积极宣讲,为同学们树立安全防范意识,共建和谐校园。
秘书处 金泫舟
“筑牢数据防线,守护数字家园”
数据安全的重要性:保护个人隐私 1、防止身份盗用,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用,给受害者带来经济损失和信用危机。2、维护个人安全,泄露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,威胁到个人的人身安全。3、保障社交安全,保护个人隐私有助于维护社交关系的稳定,避免不必要的社交冲突和尴尬。4、防止经济诈骗,个人隐私的泄露容易成为经济诈骗的突破口,给个人财产安全带来风险。
宣传部 秦玺华
“严守交通法规,平安一路同行”
交通法规,不是束缚自由的枷锁,而是守护生命的屏障。闯一次红灯,抢一次黄灯,看似节省了几分钟甚至几秒钟,实则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。也许有人会想,偶尔违反一次没关系,但意外往往就发生在那一瞬间。
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,我们应当成为遵守交通法规的践行者和传播者。步行时,要走人行道,不随意横穿马路;骑行共享单车时,不逆行、不超速,按规定停放车辆;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有序上下车;驾车出行,更要牢记交通规则,不酒驾、不疲劳驾驶。同时,我们也要提醒身边的同学、朋友,共同树立交通安全意识。
策划部 于欣然
“防范校园隐患,守护青春成长”
人身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。在校园内,交通安全常常被我们忽视。有的同学走路时低头刷手机,对身边呼啸而过的车辆浑然不觉;有的同学骑车时横冲直撞,完全不顾交通规则。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,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。此外,同学之间的相处也需要注意安全。由于性格、观念的差异,同学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和摩擦。但千万要记住,冲动是魔鬼,任何暴力行为都无法解决问题,反而会让矛盾激化,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。如果不幸遭遇校园霸凌,一定不要独自承受,要勇敢地向老师、保卫处反映情况,他们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。
科技部 魏晨悦
“规范操作流程,筑牢安全根基”
一、把“流程意识”刻进“探索欲”里
比如接触新设备时,别急着动手操作,先花3分钟看懂“安全须知”,只有我们看懂原理,知道风险,才会形成重视,进而遵守规范。
二、用“学生视角”让规范“可触可及”
我们可以把枯燥的操作流程,变成“接地气”的安全指南——比如制作“实验室操作漫画手册”;拍摄“宿舍安全微视频”,用情景剧演示“违规充电的后果”。就像我们追综艺、刷短视频时会被吸引,安全规范也能“年轻化”——当规范变成“看得懂、记得住”的生活细节,安全就会融入日常。
法宣部 乔丽洁
“驱散心灵阴霾,点亮希望之光”
法律是我们维护自身权益、保障心理健康的有力武器。在校园生活中,如果遇到被欺凌、被侵犯隐私等伤害心理健康的行为,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。我们法宣部会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,向大家普及相关法律法规,让大家知道在面对困境时,如何用法律的利剑驱散阴霾,守护自己的心灵家园。
文艺部 王鞠莲
“掌握应急技能,守护家庭安宁”
家庭急救知识:意外发生时,急救的“黄金时间”往往只有几分钟。每个家庭都应备齐两样东西:1、急救药品:创可贴、退烧药、硝酸甘油等,定期检查有效期。2、急救工具:镊子、止血带、三角巾,关键时刻能止血、包扎伤口。药品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,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。急救设备如血压计,需定期校准,确保准确。
应急计划制定:“居安思危”是家庭安全的最后防线。我们需要:1、明确分工:谁负责报警?谁负责疏散?提前分配任务。2、记录紧急联系方式:家人、社区、急救中心电话,贴在显眼处。3、定期演练:模拟火灾、地震,每年至少演练一次,并优化计划。
校园安全巡查部 李明阳
“排查火患于微处,筑牢防线在日常”
消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。我们要将消防安全意识融入到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中,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,在校园中,我们作为保卫处的一员,要做到建立常态化的隐患排查机制,定期对电气设备、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,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,加强日常的消防宣传教育,组织同学们开展消防演练,提高大家的应急逃生能力;我们每一个人,也要时刻保持警惕,主动学习消防知识,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,熟悉逃生路线。只有将这些日常工作做实做细,才能真正构建起抵御火灾的坚固防线。
初审一校:李敏;复审二校:张德维;终审三校:钱明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