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服务

惊蛰|万物复苏,春意渐浓

惊蛰‌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通常在公历3月5日至6日之间。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,天气回暖,春雷乍动,雨水增多,万物生机盎然。

一、历史由来

惊蛰最初的名字叫作“启蛰”,后来因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,改为惊蛰。这个节气的名称在历史上曾多次更改,最终在唐开元十七年恢复为现名并沿用至今;

二、气候物候

惊蛰时节,气温明显回升,春雷开始鸣响,雨水增多。昆虫和动物从冬眠中苏醒,过冬的虫卵也开始卵化。桃花、杏花等花卉也开始绽放。由于中国地域辽阔,春雷始鸣的时间在南北地区有所不同,通常南方地区更为明显;

三、农耕活动

惊蛰是春耕的开始,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。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春耕时节,土壤解冻,适宜播种和农作物的生长;

四、传统养生

惊蛰有许多传统习俗,如吃梨、蒙鼓皮、祭白虎等。吃梨有助于缓解气候干燥带来的不适;蒙鼓皮是为了模拟雷神击鼓的声音;祭白虎则是为了化解是非。在养生方面,惊蛰时节应注意饮食清淡,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,适当进行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。

五、注意事项

惊蛰时天气逐渐转暖,但是早晨和晚上的气温仍然比较低,养生应注意做好保暖工作,适当增减衣物,以免感冒;

惊蛰时养生应注意规范饮食,尽量以清淡的食物为主,少吃辣椒、葱、蒜、胡椒等辛辣、刺激的食物,平时还应摄入适量的水分;

适当进行运动有利于身体的放松和舒展,但惊蛰时气温不高,应注意运动的量和强度,通常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。



上一篇:妇女节|以女性之名,绘时代新章 惊蛰|万物复苏,春意渐浓

下一篇:雨水|雨水至,万物生,邂逅春日好时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