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你如何应付“多事之秋”
秋风送凉归伞,季节迎寒到,已是寒秋萧萧时,尤有保暖俏。虽不是春,却能防感冒。待到他人鼻涕时,你在窝里笑。
秋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,因为气温逐渐降低,人体免疫力下降,加上气候干燥,细菌、一些病毒易在空气中传播,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病。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,我们需要了解秋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,应对这“多事之秋”。
防受凉
秋天早晚温差大,冷热失常,易寒凉入体,易腹部寒气过重,胃肠消化不良,抵抗力也会受到影响。
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环境的适应能力,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充足睡眠每天睡眠质量至少达到7到8个小时。多喝水可以使身体更有活力,还可使口内及鼻内粘膜保持湿润,从而充分发挥捕捉致病菌的作用。
防湿邪
初秋雨水多,须防湿气阴邪。若早秋脾伤于寒湿,容易为冬天的寒病埋下祸根。寒湿困脾的人可以用艾灸祛湿寒,防湿邪多吃健脾食物:玉米、南瓜、小米、红薯、土豆、木瓜。
保暖,防止寒邪入侵,秋天早晚温度都比较低,这时候肺气很容易受到外邪的入侵,肺主皮毛,当肺气被侵袭后,很容易导致皮毛腠理闭合,这时候我们体内的水液就没办法正常排出体外,这些被困阻在体内的水液就变成湿气。所以排湿要注意保暖。
多按揉排湿开关阴陵泉穴,阴陵泉穴属于脾经,不仅是非常有名气的祛湿要穴,还能够强健我们的脾胃,脾胃好了就能将水湿运化出去。
防秋乏
夏季天气炎热,人体大量出汗,即使没有大病,身体也会有几分虚弱。由夏转秋后,机体在夏季时损耗的阴津未恢复。阴津阳气皆不足,故而人们常感疲乏、倦怠、四肢无力,这便是"秋乏"的来由。
"秋乏"是一种自然现象。适当调整生活方式,顺四时养生,"秋乏"可自然缓解。秋意渐浓,大自然呈现萧索之象,此时人们容易出现悲秋情绪。因此要注重收敛神气,使神志安宁、情绪安稳,切忌情绪大起大落。平时可选择听音乐、练习字画、读书、钓鱼等安神定志的活动。秋乏是可以适当做头部养护按摩,头部有较多的穴位,在按摩头皮的过程中会刺激穴位,起到相应的养护作用。经常按摩头部对人体有缓解疲劳、减少落发、缓解失眠等好处。有时间还可以多梳头能让血液循环。
小安说
早睡早起多运动;
缓解秋乏宜泡脚;
合理饮食贴秋膘;
增减衣物莫贪凉;
小心谨慎防流感;
轻松愉快入秋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