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时节简介立春,别名正月节、岁节、改岁、岁旦,是二十四节气之首。立,是"开始"之意;春,代表着温暖、生长。当太阳到达黄经315°时为立春,于每年公历2月3-5日交节。在传统观念中,立春有吉祥的涵义。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,开始进入风和日暖、万物生长的春季。在中国的北回归线(黄赤交角)及其以南一带,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,但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进入春天的前奏,万物尚未复苏,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。立春...
1、除夕的来源除夕来自先秦时期的逐除的习俗。先秦时期,每年将尽的时候,要举行“大傩”的仪式,击鼓驱逐疫疠之鬼,称为“逐除”,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,即小年夜;除夕为大除,即大年夜。2、除夕的习俗年夜饭除夕夜要吃团圆饭。这天,不管身在何处的人,都会尽量赶回家中,和家人团聚在一起,把最丰盛的美食拿出来,团团圆圆地吃一顿年夜饭。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,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,摆一双筷,表示全家团聚。...
“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。腊八粥,喝几天,哩哩啦啦二十三……” 当这首熟悉的童谣在耳边响起,便知小年已至,春节的序幕就此拉开,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浓的年味儿。1、节日起源与传说关于小年的起源,有多种说法,其中与灶王爷的传说紧密相连。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的神灵,每年小年这一天,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表现,人们为了让灶王爷在天庭多说好话,便会准备糖瓜、麦芽糖...
大寒介绍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有“大寒年”的 说法。斗指丑,太陌黄经达300°,于每年公历1月20日-21日交节。大寒同小寒一样,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,是天气寒冷到极致。大寒节气处在三九、四九时段,此时寒潮南下频繁,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风大,低温。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,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没有小寒冷。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说,是在大寒节气最冷的时候。1、大寒的传统习俗所谓“大寒迎年”,就...
2025年1月10日是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。自2021年起,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“中国人民警察节”。这是在国家层面专门为人民警察队伍设立的节日,是对人民警察队伍为党和人民利益英勇奋斗的充分肯定。忠诚铸魂,守护万家灯火从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,到夜幕降临繁星点点,人民警察始终坚守岗位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、乡村的角落,他们用坚定的步伐和敏锐的目光,守护着每一个人的安全。无论是面对突发事件、自然灾害,还是日常的治...
腊八节,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,前身为古代的腊日,是上古重要的年终祭祀日,起初并没有固定时期,直到魏晋南北朝时,才固定在腊月初八。十二月初八也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,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。又称为“法宝节”“佛成道节”“成道会”等。一、腊八简介腊八粥又称“七宝五味粥”、“佛粥”、“大家饭”等,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。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。南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载:“此月八日,寺院...